人与自然共建生态和谐 学科思政英语课堂融合 ——英语组听评王玉杰老师公开课
所属分类(lei):新闻动(dong)态(tai) 阅(yue)读次数:98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3-17
3月16日早晨,英语组全体(ti)老师(shi)在高二20班听取了王(wang)玉杰老师(shi)的(de)公开课(ke)。王(wang)老师(shi)选取的(de)是Book7 Unit3,以(yi)“Under the Sea”为主题的(de)单元。王(wang)老师(shi)认真(zhen)准(zhun)备,仔细备课(ke),力图(tu)将教材(cai)上对海洋的(de)探索与英语学科思政(zheng)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建(jian)设生态文明(ming)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hu)民族未来的(de)大(da)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wei)大(da)复兴中国梦的(de)重(zhong)要内容。
虽然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内陆,借助动态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海洋中神秘的生物形象地被呈现出来。王老师带领学生梳理了课文中捕鲸中捕鲸人和虎鲸的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踊跃举手表达小组讨论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数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强调,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课下英语组的老师对她的课做出了积极的评价。卫弘老师结合自己的上课体验,谈及了如何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挖掘教材的深层信息,给学生表达的空间;段越老师肯定了本节课的整体设计,尤其是板书的巧妙;杨雪逸老师说到了对课堂学生反应时间的见解;郭玮老师认为本课堂中对写作技法的渗透是不错的尝试;接下来杨宁老师表达了自己思考,提醒大家注重课堂留白,关注学生意料之外的课堂生成。
最后代老师以三点作为总结:1. 阅读课堂中应结合阅读技巧的渗透,例如主旨大意的捕捉和总结。2. 老师们应注重课堂留白,从容把握课堂节奏。3. 课堂中图片等媒体资料的选择,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接受程度。
本学期英语组贯彻学校会议精神,安排了以学科思政、信息技术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为主题的公开课,让学生更多了解国家大政方针,认真落实国家的教育理念。教研活动中,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教研氛围浓厚,启发良多。
上一篇:理论实践相结合 教学教研相促进——化学组听取马文哲老师的报告
下一(yi)篇:高2023届年级部举行全体教师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