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组举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题研讨活动
所属分类:新闻(wen)动态 阅读次数:65 发布(bu)者:管理员 发布(bu)时间:2021-01-14
基于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背景,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的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信息化教育已然成为现代高中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历史学科又以“古老”“海量”“综合”为特征,魅力与难度兼具,使学生对历史学科往往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如何恰当得利用信息技术,使历史学科魅力毫不贬损,又能助力于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是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1月13日,历史组在学科组长王理老师的组织下,聆听了李帅老师的主题报告并进行了研讨。
李帅老师从“基本理论-实践案例-爱用推荐”三个维度入手,探讨了融合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必要性。在融合中,教师需注意信息技术与传统讲学的兼容性、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的匹配性与兴趣与教学需求的融合性。通过笔墨丹青一课对故宫博物院在线展览的运用、音乐与美术一课对图片音乐资源的游戏设置、文艺复兴一课建立文艺复兴AR博物馆等案例分析,和微课直播课适用的面部捕捉软件Facerig、备课资料查阅手机APP“全世界”的分享推荐,使深度融合落实为具体操作。此外,历史组也观看了常晓云老师制作的微课《文人画》,作为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和常晓云老师微课制作水平与个人学科素养的一次集中展示。
各位(wei)老师也对(dui)信(xin)(xin)息技(ji)(ji)(ji)术(shu)(shu)与(yu)历史教(jiao)学(xue)的(de)(de)深度(du)融合进(jin)行了(le)(le)讨论。刘(liu)文芳、南向红、常晓云(yun)老师认(ren)为(wei)科(ke)技(ji)(ji)(ji)信(xin)(xin)息技(ji)(ji)(ji)术(shu)(shu)的(de)(de)手段(duan)是大(da)势(shi)所趋,历史学(xue)科(ke)要(yao)顺应(ying)趋势(shi),也要(yao)保(bao)持(chi)自身特色;李(li)文安(an)、李(li)静老师强调要(yao)协调好(hao)(hao)课堂和(he)技(ji)(ji)(ji)术(shu)(shu)的(de)(de)“体(ti)用(yong)”关系;高山、王一凡、左(zuo)鑫老师给予了(le)(le)信(xin)(xin)息技(ji)(ji)(ji)术(shu)(shu)运用(yong)在平台开发(fa)、交互(hu)式(shi)电子白板(ban)和(he)微(wei)课方(fang)面的(de)(de)建(jian)议。最后,学(xue)科(ke)组长(zhang)(zhang)王理老师进(jin)行了(le)(le)总结。信(xin)(xin)息技(ji)(ji)(ji)术(shu)(shu)手段(duan)是 “不(bu)断(duan)(duan)在落伍,不(bu)断(duan)(duan)在追赶”的(de)(de),信(xin)(xin)息技(ji)(ji)(ji)术(shu)(shu)辅助教(jiao)学(xue)应(ying)该是长(zhang)(zhang)期的(de)(de)目标。尤其是青年教(jiao)师在各项赛教(jiao)评优中要(yao)用(yong)好(hao)(hao)信(xin)(xin)息技(ji)(ji)(ji)术(shu)(shu)手段(duan),即有利于个人成长(zhang)(zhang)与(yu)发(fa)展,也可发(fa)挥对(dui)学(xue)科(ke)组的(de)(de)带动(dong)作用(yong)。
上一(yi)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高2023届生物细胞模型展
下一(yi)篇:“赵宁化学奖学金”颁奖典礼在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