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组“骨干展风采,引领促成长”系列活动之五
所属分类(lei):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54 发布者:管(guan)理员 发布时间:2019-11-12
2019年11月11日,数学学科组继续进行“骨干展风采,引领促成长”特色系列活动,范欣老师和薛恒老师分别于上午和下午进行了一节公开展示课。
上午第一节和第五节,高三数学组范欣老师进行了组内公开课展示,课题为《与球有关的接、切问题》。本节课是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八章第二节《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第2课时的内容,,以高考出题频率较高的多面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的问题为主要讨论点,通过由浅入深的习题设计,总结归纳出解决多面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注意点,在巩固基础和提升能力方面为同学们做了示范。整个课堂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在范欣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学到了方法,提升了能力。
下午第一节,薛校长、教学处郑主任及高一高二全体数学老师在高一(3)班听了薛恒老师《利用函数的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的公开课。薛老师从解题比赛引入,学生可以解出熟悉的一次、二次方程,但对于高次方程和超越方程却不能求解,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函数零点的概念通过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得出,并适时通过练习检测。对于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的探究,薛老师从实际问题入手,启发学生通过研究函数端点值的符号探索定理内容,并给出辨析让学生加深对定理的理解。例题应用环节,有关于零点存在判定和零点个数的问题,学生通过学习交流掌握良好。
下午第二节,高一高二老师在高二集体备课室进行评课,通过五个环节的检测对教学设计,课堂落实做了详细点评并给出改进意见建议。杨林老师认为,课堂引入环节通过解方程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通过实例引出零点概念学生更易接受,在零点概念中要强调零点对于图像和方程的纽带作用。刘婵老师认为,零点存在性判定中,活动和温度的例子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学生探究端点值异号,定理分析时加入等号可以让学生理解更全面。高欢老师认为,零点不是点的强调及存在性定理的辨析可以让学生对定理更透彻的理解。李晶老师认为,课堂的氛围轻松活泼不紧张,内容基础性强,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反馈适当加大难度。朱英会老师建议可以适当删减内容,将核心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思考。最后焦宇老师总结发言,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设计更有效的学生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学生的交流合作中落实核心素养。